春节后猪价最大压制因素显现?进口肉不止,积存5个月的冻品急待出库
April 10, 2021
最近,生猪涨价已经告一段落。大家最关心的是,春节后期,猪价会怎么样?盛达期货认为,近几个月我国猪肉进口量依然高位,但冻肉出库放缓,这部分冻品在2021年上半年将成为影响猪价的重要因素。
自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猪肉制品、鳕鱼、车厘子等等多批进口冻品的包装内外部检出新冠肺炎病毒,导致2020年11月起,冻品猪肉及相关制品,一直封存。这既是2021年1月猪价大涨的主要原因。春节后一旦疫情得到有力控制,冻品出库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再加上冻品厂商资金账期等因素,冻品销售可能会有所加快。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0年10月、11月、12月进口猪肉数量分别为32.9万吨、32.6万吨、43.3万吨。平均每月进口量36.3万吨。再加上2021年1月和2月,相当于有将近5个月的进口猪肉冻品在库存中累积,未能及时供应市场。这5个月的冻品大致相当于180万吨的猪肉制品。按照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猪肉产量4113万吨,即每月平均342万吨。每月平均36.3万吨的冻品猪肉,相当于月均猪肉产量的10%。
春节后,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渐控制,再加上进口猪肉贸易商渴望回笼资金,冻肉出库或将加快。这将成为春节之后猪价的不确定因素。
目前美国市场已经在担忧,中国生猪产能恢复良好,后期进口美国猪肉及制品量或将大幅下降。国内行业人士认为,这个或许在2021年的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才会比较明显。
2、国家统计公报:生猪存栏已恢复至2017年末的92.1%;能繁母猪存栏则恢复至93%
生猪存栏持续较快恢复,出栏降幅明显收窄。2020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0650万头,比2019年末增加9610万头,同比增长31.0%,恢复到2017年末的92.1%,生猪存栏连续5个季度环比增长。
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52704万头,比2019年减少1715万头,下降3.2%。
2020年,全国猪肉产量4113万吨,比2019年减少142万吨,下降3.3%。
数据源:盛达期货研究院
近期,农业农村部测算表示,预计2021年1-2月份生猪出栏比上年同期增长25%左右,后期猪肉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
牧原、新希望、正邦、温氏、天邦、大北农、傲农、天康、唐人神、金新农、龙大肉食、罗牛山等12家上市企业2020年全年生猪出栏总计5563.46万头,同比增幅22.92%。
图3 :12家上市公司生猪出栏量和规模企业占比情况

2021年前22强养猪企业规划,总计18967万头,同比增加142.9%;上述企业2020年生猪出栏小计7808万头。按2020年中国生猪出栏5.2704亿头肉猪计算,前22强猪企约占中国猪业的35.99%。而按照农业农村部专家的估算,目前规模猪场生猪出栏占全国的57%左右。
受制于政策、经济形势、疫情等多重因素,这些巨型企业的计划恐怕难以完满落地。不过,可以预期,规模企业保持大幅增加的信心决心和投入,后期导致的结果,应该是生猪出栏量的大幅迅猛增加。
12月30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对2021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强调“十四五”期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猪肉产能要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
2020年,全国猪肉产量4113万吨,比2019年减少142万吨,下降3.3%,相当于2017年猪肉产量的76.74%。在国家各种政策支持下,生猪产能的恢复已经开始逐步走上正轨,而政策加持后的结果,应该是生猪产能的恢复速度和幅度明显超市场预期。按照目前的态势,大概率,促进生猪产能将会出现在2021年一号文件中。
据发改委测算:2021年1月第2周,全国生猪预期盈利1201.31元/头。
据湖南省监测:2021年第2周,养殖户出栏生猪头平盈利2000元以上。
据陕西省监测:2020年12月,散养户平均每出栏100公斤生猪盈利1075.3元,规模场平均每出栏100公斤生猪盈利1071.4元。

加我们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