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运动员的菜单,终于知道喝奶有多重要了
成为冬奥会中的常备食品
被女足队员点名
小小牛奶到底有多大能量?
与普通人相比,运动员的活动量更大,特别是参加冰雪项目的冬奥运动员,能量消耗更多,因此饮食上有很多讲究。冬奥会跳台滑雪/北欧两项国内技术官员 、国家队运动营养师谭凯元表示,不同项目对运动员体型、体成分的要求不一样,这都需要营养师随时根据具体情况指导调整,但总体来说,冬季项目运动员的营养摄入有以下特点。
一是碳水和优质蛋白占比高。训练时间长、活动强度大、比赛温度低、赛场地海拔高,这些冬季运动项目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的能量摄入不仅要比普通人高,还要比夏季运动有所增加。他们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约占总能量的55%~65%,以谷类食物为主,并合理搭配精细作物和粗杂粮;蛋白质摄入占总摄能的13%~15%,其中应有一半左右为优质蛋白,多选择瘦牛羊肉、去皮鸡肉、鱼虾、蛋类等;脂肪摄入为20%~25%。训练或比赛后迅速补充能量,可提高肌肉神经兴奋性,延缓疲劳;补充糖原,能促进肌糖原的恢复;补充蛋白质可以促进肌肉损伤的恢复。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有时也需补能量,主要包括运动饮料、牛奶、香蕉、小面包、饼干、能量棒等。这些“加餐”和其他食物都将计入当日总能量摄入,由营养师进行监测,随时调整。
二是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餐厅每周会提供一到两次油炸菜品,如煎牛排、鸡排等,可用辣椒、葱、蒜等调味。但有些运动员对体重、体脂率有严格要求,比如跳台滑雪、花样滑冰等技巧类项目,运动员的饮食控制需要更严,主要是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要以蒸、烤、炖、炒为主。
三是及时补充水分及矿物质。冬季训练虽然比夏天出汗少,但因呼吸加深、加快,流失的水分仍会增加;加上全套运动装备的重量不小,也会让身体散热排汗增多,必须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此时会选择含糖6%~8%的运动饮料,其中还包含钾、钠、钙等无机盐。天冷时,口渴感不如热环境下明显,但体液仍在流失,更需少量多次补充。
此外,运动员的常规饮食,不仅包括每天早中晚的正餐,还必须有“加餐”。比如,训练过满时,他们无法按点到餐厅就餐;若两项赛事的间隔太近,也难以腾出时间吃饭,此时,就需要餐包或零食补充能量。餐包内主要包括面包、饼干、水果、牛奶,以及餐厅自制的熟肉制品等,基本可以提供运动员一餐所需要的各类营养。
与几百道美食相比,牛奶小小身影并不突出,却是补充优质蛋白的优秀选手,在冬奥会上静静为选手补充能量。
来源:综合生命时报、央视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