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撤销有深意 原因是……
Comments Off on 农业部撤销有深意 原因是……

农业部撤销有深意 原因是……

Posted by | March 15, 2018 |

农业部正在经历1949年以来的第三次撤销合并。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农业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的有关农业投资项目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农业农村部,不再保留农业部。尽管在这次机构调整中,农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有调入、有调出,但真正引起业界关注的还是名字变化背后的深意。

农业部为啥改名字
提升农村治理在新部委职能中的重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明认为,这次改名字叫农业农村部,增加了“农村”两个字,肯定要增加新部委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以前叫农业部,更多地偏向农业产业,加上“农村”两个字后,未来农村发展、农村治理、农村的社会事业等政策举措,可能会从这个部门来输出。陈明认为,农业农村部下一步的调整还会比较大,除了公布的改革领域以外,还有机构运行中的工作重点、工作领域的拓展,机构设置应该还会有一些调整与合并,从而加强农村方面的职能。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但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只靠产业是不行的,至少应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五方面要求。

农业农村全面现代化不能只有农业,还要有农村和农民

有业内人士就农业部更名分析指出:第一,“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名词,与工业、城镇化是相对的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大融合的发展阶段,已不能包含整个农业、农村、农民所代表的大农业范畴了,特别是系统化的农村改造升级、生态化的自然资源发展、以及农村扶贫、农村电商、农旅融合等丰富内容了。

第二,特别是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只有“业”没有“村”,其表述是不完整的,“农业农村”的表述,让农村的地位更加突显,更符合“乡村振兴”的提法。

第三,“农业”的名字也不能匹配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和职能发挥,要推动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民的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全面现代化,必须改革、丰富农业部的职能,统筹组织实施“三农”工作的战略、规划、政策和行使监督职责。

农业部究竟怎么改

农业部门职能有增加,其他部委涉农投资项目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门
国务委员王勇同志作改革方案说明时表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方案提出组建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其主要职责是,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战略、规划和政策,监督管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农业投资管理等。农业经济学专家、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农业部的改革是大部制思路,总的来说是一个国家机构设置理顺关系、简化部门设置、提高管理效率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的文化服务、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投资等多方面的投资可以统筹使用。

党国英表示,他做过的一个调查经初步统计,发现中国涉及三农支出的副部级以上单位,包括共青团、妇联等共有20多个。“团中央、中宣部、中组部都有响应中央号召,支持农村建设的做法,这样做显得太分散。如果将涉农资金统筹起来,将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监管”。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孔祥智表示,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农业部是一个职能范围非常窄的部委,这次调整之后,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职能有所扩大。农业部之前的体制,多个部委都在参与农村工作,比如财政部除农业司外,还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职能是拟订农业综合开发的方针政策及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制度;编制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管理和统筹安排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组织检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执行情况。自2008年以来,中央涉农投入每年在以10%左右的增速增长,财政部充当“会计”和“出纳”的角色,农业部是“办事员”,需要去财政部报销费用,而现在这些都可以直接在农业农村部完成。组建农业农村部,统筹了农业农村工作,也使农业产业链管理更加统一,农业农村部可以根据生产要求进行土地整治规划,对农业生产、乡村振兴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乡村振兴需要土地,农村建设用地如何规划,实现了农业农村部统筹管理,可以使土地充分利用。
农业部门职能也有减少,草原资源调查、确权登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草原监督管理、草原防火、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能被抽走

除了前述农业主管部门职能增加,原来农业部的职能也有部分调出。包括自然资源部的组建整合了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生态环境部的组建整合了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其他部委的职责,统一起来,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由自然资源部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此外,农业部的草原防火职能与民政、国土、水利等等部门的应急职能,一起统一组成应急管理部。农业部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
农业部改了之后 对畜牧业的影响,这个很关键

农业农村部将集中管理和统筹支配涉农项目和资金 以后大家申请项目不用再东跑一个部门,西跑一个部门,甚至找不到归口部门了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指出,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的有关农业投资项目管理职责并入即将组建的农业农村部。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涉农资金管理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分散的问题,优化支农投入供给结构,实现集中投入和统筹使用,积极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过去十多年来,“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伴随着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涉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交叉重复、上下权责不匹配等问题更为显现,影响了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国家支农政策效果。

“全国针对三农的资金量巨大,但是农业部只管理了数百亿,这对于农口来说体量太小。普遍认为农口的三农资金保守来讲应该超过1万亿,有观点认为应该是3万亿甚至更多。”党国英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认为,不是说农业部要管理3万亿的资金,但是几百亿的资金量实在是太少了。比如财政部就有两个司局就涉及到农村,财政部的这两个司局应该划到农业农村部。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管理职能移交生态环境部,意味着养殖污染治理的政策执行力度将会强化,养猪的生态环境治理压力更大

以前养殖污染治理的监督管理部门是农业部,从保护畜牧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农业部总是希望在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目的当然还是为了畜牧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养殖从业者的生计;但以后这块职能不归农业部门管了,换成了环保部门,环保部门可能就不会像农业部门那样“手下留情”了,从近两年环保部门对待养殖污染治理的政策执行力度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在落实环保督查要求时“一刀切”关停猪场的实践看,以后养猪的环保压力变本加厉了。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归到生态环境部,陈明说,以前的工业点源污染排放和农业的面源污染排放,治理规律不一样,农业这块都是跟着产业走,畜牧业、种植业产生污染的过程中都在治理。统一到一个部门有利于协调治理,但是未来生态环境部在治理农业污染时,将会与农业农村部有所结合,因为两者之间存在有机制重新设立的课题。

农业部已经不是第一次撤销合并了,建国后已是第三次了

即将写进历史的农业部是主管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国务院综合管理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垦、乡镇企业和饲料工业等产业的职能部门,又是农村经济宏观管理的协调部门。2018年的农业部撤销合并已经是1949年以来第三次了,职能调整一直伴随着农业部的分分合合。

农业部最早成立于1949年10月,1970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农业部、林业部和水产部,设农林部。

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撤销农林部,分设农业部和林业部。3年后的1982年5月4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农业部、农垦部、国家水产总局合并设立农牧渔业部。

随后,1988年4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撤销农牧渔业部,成立农业部至今。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同经济体制改革关系极为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其中的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的专业机构。 当年全国人大在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提到,由于农牧渔业部的职能需要扩大,并照顾到国内外的习惯叫法,更名为农业部。

(来源:经济观察网、小薛说、新华社)

加我们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