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农产品想赚钱,这道关必须把好了,国家坚持“零容忍”!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历来是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今年全国两会,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代表委员对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探讨。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
我国农产品近几年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应该说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是有保证的。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农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非法添加等问题,在部分地区一些产品和时段上依然存在,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吃得安全、放心,尤其是吃得营养、健康的需求。
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坚持“零容忍”,哪怕有百分之一的不合格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下一步,要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由高产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尤其要把提供更多的优质、安全、绿色的农产品放在突出位置。
如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因此,我们提出了“三个转变”:
一、加快推进农业政策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研究建立绿色发展导向的财政补助政策;
二、发展方式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向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科技由追求增产转向更加注重优质、安全、高效、生态。
按照这样的方向和要求,我国农业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水平。概括地讲,发展目标和转型的要求是“六个高”:
1. 产品质量高。绿色、品牌农产品要增加,要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2. 产业效益高。使农业投入产出帐更有得算,农业的增值空间更大。
3. 生产效率高。农业生产更加绿色,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全面提高。
4. 经营者素质高。新型职业农民要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力量。
5. 国际竞争力高。我们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要占有一席之地,我国是农业大国,我们的农业贸易要和大国地位相称。
6. 农民收入高。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准是“生活富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全国人大代表、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应尽快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食品安全源头监管提升到与食品加工环节同等重要位置,加强产业链源头立法和监管,强化全环节的主体责任,通过全产业链管控,真正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管制,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和食品质量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二商东方食品集团总经理唐俊杰:本次大会的部分蔬菜,就是由我们在北京郊区的基地供应的。安全的农产品流向市场,首先要把控好生产源头。蔬菜在生产过程中,我们用了很多物理方法,在我们这里化肥农药可以用,但是要科学安全地施肥施药。
1. 健全绿色发展制度
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合理利用资源的制度。《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轮作休耕面积达到3000万亩,今后要扩大休耕面积,使更多耕地能够休养生息。
2. 强化绿色科技支撑
大力支持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绿色环保技术的开发,目的是适应绿色发展要求。
3. 实施一批绿色发展重大行动
目前正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包括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和农膜回收、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等行动。同时,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已经先期认定了40个市县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行区,探索经验,带动全国农业的绿色发展。
本文来源:中国乡村之声《致富青年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