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发布ET农业大脑,大北农聘任新总裁

AI养猪可多生3头
阿里云今日发布ET农业大脑,将通过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度结合,应用于生猪养殖、种植等领域。阿里云称,AI养猪可让母猪年产提升3头,死淘率可降低3%。
AI养猪死淘率可降3%
阿里云方面称,国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特驱集团、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海升集团、德康集团等已与阿里云达成合作,即用人工智能养猪。特驱猪场铺上了有ET农业大脑加持的摄像头,解决了人工大规模养殖的拓展和降本增效问题,还形成了更智能、更精细的养殖模式,预计今年母猪年生产能力可以提升3头,死淘率降低3%左右。
据悉,目前ET农业大脑已经具备的功能包括数字档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农事分析、全链路溯源等。
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在向记者解释大脑工作原理时说,以生猪养殖行业为例,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每一头生猪都有自己的档案,包括品种、天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频次、轨迹、免疫情况等,这些数据可用于分析行为特征、料肉比等。同时结合声学特征和红外线测温技术,可通过猪的体温、咳嗽、叫声等作判断是否患病,预警疫情。
受ET农业大脑影响,养猪行业可能会迎来新标准。人工智能完整记录了一头生猪一生的运动轨迹,数据显示,一头合格的出栏猪需要跑满200公里,换算到每日运动量大约为1.7公里。
“ET农业大脑可以准确地知道每一头生猪的运动量,公里数可以成为判断猪肉品质的新标准。未来,我们想要的是一头跑了200公里的好猪,而不再是一头200斤的猪”,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说。
但ET大脑应用于农业,挑战还很大。特驱集团、德康集团董事长王德根称,“智能养殖”概念在农业中存在已久,但此前的解决方案大多集中在增加自动化生产工具,依然以大量人工感知、体力劳动、人工机械操作为主。人均效能仅为国外优秀养殖场的30%,国内平均饲养成本是国外的2倍。
阿里云方面表示,以人工智能身份与几家农企的合作意义在于,相比已经渗透成熟的城市交通、工业行业,农业的底子更弱,细分更复杂,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但市场相当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农林牧渔总产值超10万亿元,并且还在不断增长。
扫果树二维码可知晓施药
阿里云称,目前在陕西,万亩海升苹果的生产资料已经汇聚到ET农业大脑,可以对每棵果树进行个性化管理,提高果园的管理效率。
具体来说,果农再也不用一笔一划记录每棵果树的浇水量、施肥量、施药量,再分头录入EXCEL汇总到管理层。一部手机、一个管理软件就可以实时记录、实时同步相关人员;未来扫果树旁的二维码,还可看到这棵果树的历史浇水、施肥、施药情况。
阿里云表示,预计ET农业大脑可以帮助果农每亩地节省200元以上成本。
北京冬奥云数据中心揭牌
此外,北京冬奥组委还与阿里云联合揭牌北京冬奥云数据中心,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供计算力,打造“云上奥运”。
据了解,目前仍有不少农企正寻找与阿里云合作的机会。当天,阿里云还与“生菜大王”马铁民的浩丰食品签约。
来源:证券时报、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