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万吨国储玉米今天开拍,这几个关键信息,对价格影响太大了!

-
数量巨大
今年首拍就直接投放近700万吨玉米,数量远远超过去年的200.4万吨。其中13年产54.8万吨、14年产632.5万吨、15年产12万吨。黑龙江省419.3万吨、吉林177.4万吨,辽宁29万吨,内蒙古73.6万吨。
- 质量一般
临储拍卖通知下发后,各地的参拍人员陆续开始看样,看样积极性较高,但看完后大家普遍反映粮质一般。再加上本轮拍卖不允许悔单,贸易商竞拍更加谨慎,因此首轮临储拍卖溢价不会太高,很可能出现底价成交或流拍的现象。
- 价格偏低
物以稀为贵,这数量一多自然而然就拉低了价值。从拍卖底价看,吉林二等粮拍卖底价1440元/吨,加上合理溢价80元/吨、出库费及升贴水费80元/吨,出库成本价在1600元/吨左右。
4月12日国家临储玉米交易结果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由于拍卖粮与市场粮价差别较大,引发了市场贸易商恐慌性出货,新粮走货价至少下调100元/吨。基层农户、收购商手中的余粮也在积极出售。下游厂家由于到货较多,持续压价。

短期来看,临储拍卖对普通玉米带来了较强的竞争压力。不过饲料用的优质粮仍然相对偏紧,最近价格下跌幅度也不大。预计4-6月份玉米货源充裕,拍卖粮与市场粮竞争出货,价格将在逐步波动下靠近拍卖低价。7月之后主要由拍卖粮供应,预计价格会筑底小幅回升,而且优质粮相对偏紧,涨幅会相对大些,但考虑到玉米下游养殖行业利润欠佳,返回到前期高位难度较大,后期玉米因质量关系高低区间会比较大。
此外,因2017年玉米整体价格较2016年有较为明显增幅,对农户种植积极性起到带动作用,预计2018年春耕玉米种植面积较2017年将有4%-6%的增幅,其中主要为东北产区以及西北产区,东北地区以黑龙江增幅较为明显,华北地区种植面积波动幅度不大,预计与去年持平。2018年玉米年种植面积或将增加1500-2000万亩左右,产量预计增加1000-2000万吨,种植户方面需及时关注各地种植面积增减的情况,做到先预测先规划。
来源:中国乡村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