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猪价涨幅环比大幅回落11.8% 今年猪企仍将“加量不加价”?
March 29, 2023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1年12月份全国CPI数据。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3%。其中,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冬季腌腊进入尾声,加之生猪出栏有所加快,猪肉价格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11.8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1.5%,涨幅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6.7%,降幅比上月扩大4.0个百分点。
进入2022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行。1月10日,自繁自养生猪今年以来首次跌破盈亏平衡线。卓创资讯分析师介绍,预期头均亏损79元左右。这也意味着,2021年已经出现大额亏损的生猪养殖企业,1月份的经营状况比较“惨淡”。
目前,多数上市猪企已公布2021年销售“成绩单”。据统计,因受猪周期下行周期影响,上市猪企大多呈现出“量增价减”的趋势。因生猪供应持续宽松,消费前置等原因,春节前后猪价难有明显反弹,2022年一季度上市猪企“加量不加价”的局面或将延续。
从相关上市公司的公告中可以发现,2021年,不少公司的生猪出栏量有很高的增长。
温氏股份称,2021年度,公司销售肉猪1321.74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271.42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7.39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38.47%、-31.86%、-48.18%。“2021年度,公司肉猪销量同比上升,主要原因是公司投苗增加和肉猪生产成绩提高;公司肉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公司肉猪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肉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所致。”
正邦科技去年累计销售生猪1492.67万头,同比增长56.14%;累计销售收入297.13亿元,同比下降14.70%;天康生物去年累计销售生猪160.33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19.20%;累计销售收入30.0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29%。
目前来看,生猪价格下滑已延续到了2022年1月份。
此前,有多位分析人士和养殖从业者曾表示,当前,仍处在此轮猪周期的下行通道中,过程中会呈现出“小周期”的特征。
造成当前价格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供需两端来看,基于对春节后行情的悲观预测,养殖户当前的出栏意愿强烈,生猪供应量比较大;而消费端来看,在过去的2021年,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的节假日消费趋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购买时间段呈现分散的特点,即使在春节之前,腌腊行情也不像往年有明显的区域、时间集中性,分散性消费之下,从卓创资讯对全行业的监测可以看出,高价格支撑点并不强。
2021年猪企均保持扩张态势,10家上市猪企总销量增长71.82%,傲农生物、大北农和牧原股份出栏量增速明显,2021年同比涨幅均超一倍以上,依次为141.10%、132.80%、122.26%,其中大北农年度出栏量首超第五大猪企天邦股份。
受猪价持续低迷影响,猪企扩张较快但猪企收入并未明显增长。根据当前公布数据,上市猪企总收入较去年持平,仅牧原股份、大北农和唐人神销售收入保持正向增长。为应对下行猪周期,今年上半年起,上市猪企均采取降本增效策略,截至目前,牧原股份完全成本处于领先低位,温氏股份降本成效较为明显。在近期牧原股份调研活动中,公司表示,以阶段性达成13元/kg的完全成本为2022年成本下降的奋斗目标。
分月来看,前五大猪企全年出栏节奏也略有不同,临近年末规模场多提前出栏,其中牧原股份12月再次放量,月出栏量超过500万头,其余四家12月明显缩量。新希望在公告中解释12月销量同比下降的原因在于2021年二季度后公司停止外购仔猪育肥,目前出栏肥猪绝大部分是自产仔猪育肥。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暴涨暴跌的猪价,大猪企亦难以把握出栏节奏。2021年6月和10月猪价大幅下跌,但多数猪企10月出栏量创全年新高,11月猪价大幅反弹后,出栏量环比大幅下降。行业人士表示,10月放量可能是行情判断失误,后续在11月开始调整策略放缓出栏。
受低迷猪价影响,上市猪企三季度业绩普亏,根据各大猪企公布数据及分析人士对春节前后猪价预期,猪企亏损状态或延续至一季度。
元旦过后,猪价未有明显提振,据猪易数据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月11日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13.99元/公斤,较昨日猪价下跌0.15元/公斤,跌幅为1.06%。对于当前猪价,河南某养殖户感到困惑,他表示,今年冬季河南猪群疫病频发,母猪数量确实在减少,但不见猪价有明显反弹,他认为当前市场处于“缺猪不缺肉”的状态,冻品依然较多。
据了解,屠宰企业的冻品库容率能反映产品销售速度和未来市场的预期,是猪肉供需关系博弈的结果。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王海莲表示,猪价震荡下滑,消费利好支撑有限,屠企担忧后市加速下跌,冻品出库积极。据Mysteel农产品定点样本企业监测显示,12月重点屠宰企业冻品库容呈下降趋势,月度平均库容率17.14%,环比下降2.50个百分点。
连跌8日后,猪价已有止跌迹象,猪易网分析师指出,“东北地区及北方一些竞价企业猪价呈现上涨,其他地区猪价下跌现象有所减弱,部分企业出现了一定的企稳现象。”
随着能繁母猪产能进一步去化,小体重生猪提前出栏,有部分投资者和养殖户认为是市场回暖的表现。分析人士认为,生猪供应继续增加,整体消费明显前置,年前行情偏弱,反弹幅度有限。
春节过后生猪市场进入需求低迷期,但出栏量仍居高位,猪价难有起色。温氏股份在调研纪要中表示,前期猪价大幅下跌,导致行业产能有部分去化,但持续时间较短,从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来看,当前存栏量依旧高于正常水平,可能会在底部运行一段时间。
太平洋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认为,猪价调整或催动产能去化提速,生猪行业有望在下半年迎来新一轮的周期反转。
对2022年的行情,方正中期期货研报则认为,对生猪价格整体维持先抑后扬的判断。基于供需预期的角度来看,2022年上半年,供应宽松预期施压还是比较大的,既有产能高位的释放,又有消费淡季的影响,因此对于上半年猪价仍然不太乐观,但是考虑当前猪价已经接近成本区间,价格向下的冲击程度有赖于利润收缩对于上游心态的影响,如果出现提前出栏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压力提前释放。下半年,生猪价格的变化则有赖于上半年市场的表现,考虑整体产能有一定的去化,还有消费旺季的支撑,下半年运行区间预期相比上半年有一定幅度的上移。
加我们的微信#